<配资门户>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两周年,A股牛市下投资者需防李鬼配资门户>
距今两年前正规配资门户,中国证监会设立了“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旨在通过每年固定日期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活动,进一步倡导理性投资文化,凝聚市场各方共识,让投资者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2021年的5月15日是第三个“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从2019年以来,A股市场延续了两年多的结构性牛市,而现在这种预期依然不改。在市场赚钱效应依旧存在的背景下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两周年,A股牛市下投资者需防李鬼,投资者入市的热情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不断高涨,不少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基金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而券商行业也逐渐走出了此前几年行业系统性风险频发的阴霾。
不过,行情的持续转暖和一些投资者急于赚快钱的心理也给市场内的“李鬼”们带来了可趁之机。这两年多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开展的非法投资咨询活动趋于增多。
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中国证券业协会已连续多年在官网发布《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截至目前这份黑名单已经总共发布了91期。
“黑名单”中的非法机构主要有四大类违规表现,分别是非法投资咨询、非法发行证券、非法证券交易和未取得相关证券期货业务资质的机构发布证券期货产品广告,而这些广告本质上是实施非法荐股、虚假发行“原始股”、非法配资等非法证券活动。
其中,以非法投资咨询居多。在表现形式上,非法投资咨询主要有以下五类:
1、以招揽会员或客户为名,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的方式,非法代理客户从事证券投资理财活动;
2、以保证收益、高额回报为诱饵,代客操盘,公开招揽客户,与投资者签订委托协议,从事非法证券活动;
3、假冒合法证券经营机构网站或博客,发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招揽会员或客户;
4、使用虚构的证券公司名称,利用门户网站的博客发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招揽会员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服务,变相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5、以门户网站、网站博客、QQ等为平台,散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服务,收取咨询费、服务费。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最近发布的2021年第4期《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中,披露了24家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这些非法机构中有不少以正规券商的名义,并以门户网站、网站博客、QQ、微信等为平台,散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服务,以达到收取咨询费、服务费的目的。
某网站假借首创证券等券商名义非法开展证券活动(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例如,上述24家非法投资咨询中有3家分别假冒“兴业证券”“金元证券”“首创证券”的名义开展非法证券活动。此外,从今年来证券业协会披露的其他3期黑名单中可以注意到,方正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大型券商也成为被非法机构假冒的对象。
除了这些黑名单外,中国证券业协会今年来还在投资者风险提示栏目中揭露了多个打着正规券商旗号的“李鬼”,相关被假冒的券商还包括第一创业、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民生证券、粤开证券、中德证券、天风证券、万联证券、新时代证券、华西证券、华创证券、中信证券、国通证券、东海证券、长城证券、中金财富、中航证券、英大证券、华福证券、招商证券等几十家券商。
由此可见,“李鬼”们在选择假冒对象时,不会拘泥于一些知名的头部券商,各中小券商也往往是他们欺世盗名的对象,投资者不妨加以留意。
与此同时,这些“李鬼”们在假冒券商时的作案手段通常也具有较大的欺骗性。例如,有的不法分子以知名券商的名义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网络电话营销;有的不法分子冒充知名券商、知名券商分析师揽客请君入群;有的不法分子则假冒合法证券经营机构网站或博客,发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招揽会员或客户;更有非法投资咨询公司以正规券商的名义、打着正规券商的旗号公然开展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以下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骗术,投资者在日常需要多加小心。
“骗术”一:“李鬼”假扮业内知名分析师吸引投资者入局
各大券商的相关首席分析师通常是行业曝光率最高的人群,而“李鬼”们在行骗时也不忘利用这些知名分析师在业内的知名度来博取投资者的信任。
去年12月,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日发现有人假冒本人名义组建微信群并在群中推荐股票。本人从事宏观研究,从未组建任何直接涉及股票投资的微信群,也从未在任何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以及其他公共平台公开推荐股票,所有以本人名义的荐股行为均为假冒,请投资者注意鉴别,谨防受骗,特此声明!”
今年3月19日,东吴证券发布消息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东吴证券及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师直播“2021年开业庆典秀”、建立微信群“陈老师粉丝群”等形式,从事虚假荐股等非法证券活动。
对此,东吴证券做出了声明:“我公司今年从未举办‘2021年开年庆典秀’。东吴证券相关活动信息以公司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为准。具体可以咨询本公司及下设各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请投资者不要轻信网络传闻、谣言或任何未经本公司证实的信息。”
今年4月2日,兴业证券发布消息称,近日,公司收到两起假冒我司分析师开展非法荐股或诈骗的举报,其中有投资者反馈有不法分子以我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的名义建立微信群和QQ群,开展非法荐股等非法证券活动并表示“带着大家现场炒信托,保证每个人都可盈利十个点”,并且要求每个人通过名为“利尔信托”的手机APP进行充值。同时,每天开设直播课堂,并开展大额抽奖及充值送礼金等活动。
经公司排查,张忆东从未以任何形式邀请投资者加入微信群、QQ群,开展直播荐股或充值送礼金活动。兴业证券还将投资者反馈的假冒公司工作人员的微信号、QQ号、QQ群号等资料进行公示,提醒广大投资者,勿信虚假信息。
此外,自去年以来,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都曾就不法分子假冒公司研究所分析师名义开展非法证券活动的现象发布了澄清公告。
“骗术”二:“李鬼”在电话、微信、APP中“坚称”自己来自某券商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网站、电话、微信、QQ等渠道冒充证券公司或其合作伙伴,以推荐股票、承诺收益、收取会员费或指导费、委托理财等方式开展非法证券活动的情况频频发生。
有不少投资者向记者反映,自己曾接到过来历不明的电话,对方往往会声称是某大型券商的客服人员;此外,在微信中,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声称自己来自某券商,并推荐相关投资咨询服务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而这些“李鬼”在微信上比较典型的做法是,会假借某券商的名义,通过各种花言巧语吸引投资者加入所谓的投资群,并声称入群后可以获得诸如“抓涨停”“稳赚不赔”的荐股服务。投资者一旦入群,就有可能中了他们设下的圈套,被骗取所谓的指导费和收益提成。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李鬼”甚至不满足于收取非法的投诉咨询费用,而是通过仿冒证券公司手机APP的方式,对投资者的资金直接进行诈骗。
今年3月河南证监局发布了一则“李鬼”冒充某券商通过手机APP诈骗投资者资金的案件。2020年7月1日,投资者张某向“12386”投诉热线投诉。张某称,一家名为WL线上交易的公司宣传其在A证券公司有VIP通道,2020年6月25日在其推介下通过该公司推荐的手机APP开立了A证券公司证券及资金账户,并转入170余万元。后WL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其因证监会严查VIP通道,他的资金已被冻结,账户和资金都没有了。张某认为A证券公司联合WL线上交易公司欺诈投资者,要求A证券公司退还资金。接到投诉后,A证券公司及时与张某沟通了解情况。经核实,未查到张某在A证券公司开立账户,张某反映的第三方机构也不是公司合作伙伴。A证券公司判断张某遇到了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合作伙伴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立即将相关情况告知张某,并提醒其警惕非法证券活动。
“骗术”三:“李鬼”在视频节目中公然打起正规券商旗号
随着近年来各类自媒体、网络视频直播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通过这些新的传播渠道开展非法证券经营活动。其中甚至有一些大胆的不法分子,在没有与券商有正式合作的情况下,就公然在自己制作的各类证券投资类视频节目的醒目位置打上相关券商的名称、LOGO,以博取不知情投资者的信任。
去年5月记者曾发现,已经于2019年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的股市“黑嘴”廖英强旗下的仟和亿教育在其微信公众号突然发布消息称:“我们回来了!”。公众号信息显示,原仟和亿教育的大部分“老师”又在一家名为“渤海证券投保学院”的机构重起炉灶,录制投资咨询类视频节目。而这些“老师”录制的多期视频节目的显眼位置都有“渤海证券投保学院”字样及渤海证券的LOGO。
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所谓的“渤海证券投保学院”只是“黑嘴”们招摇撞骗的一个幌子,渤海证券除了有投资者教育基地外,并没有设置“投保学院”这样的机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