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门户>炒股多年本金亏近六成,悟交易系统,先定方向少踩坑配资门户>
刚炒股那两年,我跟个无头苍蝇似的——今天追个涨停板,明天听消息抄底,后天又跟着热点换票,一年下来本金亏了快六成。有次跟一个在股市里熬了十年的老炮儿喝酒,他指着我手机里的持仓说:“你这哪是炒股?就是瞎买瞎卖!连套固定的操作流程都没有,不被割才怪!”我这才猛醒——原来炒股不是靠“感觉”,得有套像“流水线”一样的交易系统,才能稳着赚钱。今天就把我摸索大半年才搞明白的这套“大白话交易系统”掏出来,保证你一看就懂,照着做就能少踩坑。
先定方向:你是想“赚快钱”还是“稳着赚”
搭交易系统第一步,得先给自己“找定位”。就像开铺子,你得先想清楚是开早餐摊(日内短线,当天买当天卖)、家常菜馆(波段操作,拿个把月)还是连锁超市(长期投资,拿半年以上)——不同的方向,操作方法完全不一样。
我刚开始啥都想试:搞日内短线,天天盯盘不说,手续费交了一堆还没赚到钱;做长期投资,耐不住性子,拿了半个月就卖了,结果后面涨了一倍;就连波段,也总因为“想多赚点”或“怕亏”提前离场。后来才想明白,我这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根本没精力盯日内,也没耐心扛长期,最适合搞“波段”——抓住一个上涨趋势,拿3-4周就走,不用天天盯盘,还能赚点稳钱。方向定对了,后面的操作才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第一步:辨趋势,别在“下跌道儿”里当接盘侠
很多人买股票就一个逻辑:“这票跌了这么多,总该涨了吧?”结果买进去继续跌,套得死死的。其实分辨趋势特别简单,记三句话就行:
- 上涨趋势:低点一次比一次高,高点也一次比一次高(比如去年的人工智能板块,从年初到年中,每次回调的低点都比上回高,这就是典型的上涨趋势);
- 下跌趋势:低点一次比一次低,高点也一次比一次低(比如前两年的地产股,每次反弹的高点都比上回低,这种就别碰);
- 震荡趋势:高点低点差不多,上下来回晃(比如有些盘子小的冷门股,天天在5%区间里折腾,这种趋势别参与,容易坐过山车)。
我之前就犯过这傻:看到某传媒股跌了30%,觉得“够便宜了”,立马冲进去抄底,结果它是下跌趋势,又跌了20%,套了我三个多月才解套。从那以后,我只买“上涨趋势”的票,哪怕多等几天,也不往下跌道儿里跳——这么一改,亏钱的概率直接少了一半。
第二步:找关键位,就像开车看红绿灯
关键位就是股票的“红绿灯”:支撑位是“绿灯”(到这儿可以考虑买),压力位是“红灯”(到这儿可以考虑卖),找对了位置,就知道该在哪下手。
- 支撑位:就是股票跌到这个位置,大概率会反弹。比如某只新能源股,每次跌到25块就涨回来,那25块就是支撑位;
- 压力位:就是股票涨到这个位置,大概率会回调。比如某只消费股,每次涨到40块就跌下来,那40块就是压力位。
我有个朋友把这招玩得特别溜:他买的某半导体股,支撑位28块、压力位35块,每次跌到28块就买,涨到35块就卖,一年下来靠这招赚了不少。我跟着学了之后发现,知道了支撑位和压力位,心里就有底了——不会因为跌了就慌,也不会因为涨了就贪,操作稳多了。
第三步:等信号,别跟莽夫似的乱冲
找到趋势和关键位还不够,得等“入场信号”——就像过马路,绿灯亮了才能走,不然容易出事。入场信号不用搞太复杂,记两种最实用的就行:
- 金K信号:比如“启明之星”“看涨吞没”这些K线形态。就拿“看涨吞没”来说炒股多年本金亏近六成,悟交易系统,先定方向少踩坑,前一天是小阴线,第二天一根大阳线把小阴线全包了,这就说明买方开始发力,大概率要涨;
- 成交量信号:股票在支撑位附近,成交量突然放大(比如比前一天多50%以上),这说明有大资金在买,跟着进准没错。
我以前买股票从不看信号:看到支撑位就冲,结果好几次都是“假支撑”,买了就跌。现在我必须等“金K+放量”两个信号都出现才动手——虽然偶尔会错过一些小机会,但赚钱的胜率明显高了。比如去年买的某医药股,在支撑位出现“启明之星”,成交量还放大了,我跟着买进去,拿了一个月赚了20%。
第四步:定计划,把“买多少、亏多少、赚多少”写清楚
很多人买股票跟赌博似的:“先买了再说,赚了就跑,亏了就扛”,结果要么赚点小钱就卖飞,要么套住就死扛。其实制定交易计划特别简单,就像出门旅游规划路线,提前想清楚三件事:
- 买多少:仓位别太重,单只票别超过总资金的20%。比如你有10万块,一只票最多买2万——不然一次亏损就能让你元气大伤;
- 亏多少:提前设好止损,一般设5%-8%。比如你20块买的票,跌到19块(亏5%)就卖,别抱着“再等等可能就涨了”的幻想;
- 赚多少:设好止盈,比如赚10%-15%就卖一部分。比如你20块买的票,涨到22块(赚10%)就卖一半,剩下的让利润奔跑。
我现在买任何股票,都会提前把“仓位、止损、止盈”写在笔记本上,严格执行。有次买的某半导体股,到了止盈点25块,我按计划卖了一半,剩下的没管,后面又涨了10%,相当于“坐了个顺风车”;还有一次买的票到了止损点,我果断卖了,没几天就又跌了8%,少亏了不少。
第五步:执行计划,别让“贪心”和“恐惧”毁了交易
计划再好,不执行也是白搭。很多人就是“计划一套,操作一套”:赚了想多赚点,到了止盈点不卖,结果利润回吐;亏了怕继续跌,没到止损点就割,结果割在最低点。其实执行的时候记住三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就行:
- 赚钱了(浮盈):可以“移动止损”——比如赚了5%,就把止损位提到成本价,这样就算后面跌了,也不会亏本金;也可以“分批止盈”,先卖一部分股票最稳的赚钱方法,剩下的留着博更大收益;
- 亏钱了(浮亏):到了止损位就卖,千万别补仓(除非你对这只票特别了解,新手最好别试补仓)。我之前就因为补仓,把小亏变成了大亏,后来再也不这么干了;
- 行情不动(震荡):要是在支撑位附近震荡,就拿着看看;要是在压力位附近震荡,赚钱了就落袋为安,别等。
我之前有次买股票,到了止盈点没卖,想着“再涨点就卖”,结果后面跌回来,利润全没了——从那以后,我严格按计划执行,该卖就卖,该拿就拿,心态稳了,操作也顺了。
第六步:复盘,把每次交易变成“经验值”
交易结束后,一定要复盘——就像考试后总结错题,不然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复盘不用花太多时间,问自己三个问题就行:
- 这次入场信号对吗?有没有忽略什么细节?比如是不是真的出现了金K和放量,还是自己主观判断的;
- 止损止盈执行得怎么样?是不是因为贪心或恐惧没按计划来?比如是不是到了止盈点没卖,或者没到止损点就割了;
-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能不能做得更好?比如下次再遇到假信号,该怎么避开。
我有个专门的复盘本,每次交易后都写几句。有次买股票因为没等成交量信号,亏了3%,我记下来后,后面每次都等信号全了才买,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复盘其实就是给交易系统“打补丁”,补丁打多了,系统就越来越好用。
最后给大家三个落地的建议:第一,刚开始搭系统别贪多,先把“辨趋势+找关键位”这两步练熟,再学后面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更稳;第二,每次操作前,哪怕花5分钟写个简单的计划(买多少、止损止盈多少),也别凭感觉买;第三,新手尽量从“波段”开始练手,既能避开日内短线的高频操作陷阱,也能避免长期投资的耐心考验,更容易找到手感。交易系统不是一天建成的,多练、多复盘,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少当韭菜、多赚稳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