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门户>69岁广州老太加杠杆炒股爆仓倒欠券商1026万,咋回事?配资门户>
1月24日,一则关于69岁广州老太加杠杆炒股爆仓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判决书显示,广州一69岁老太苏玉甫加杠杆炒股,中信建投证券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跌破平仓线后老人倒欠券商1026万,双方就此对簿公堂。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案例引起关注的背后,有网友质疑,这么大岁数的老人为什么能办融资融券交易(以下称“两融业务”),中信建投审核是否合规?近年来,券商两融业务频频踩雷,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所持股票可能连续跌停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围绕欠款追缴问题,双方已打了多次官司。2019年5月,北京仲裁委员会一审裁决,老太需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万元和逾期利息35万元。随后,中信建投申请强制执行,但双方陷入拉锯战。2021年12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维持原判。
2022年1月23日晚间,中信建投证券也就此发布澄清声明,2017年3月与该客户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公司严格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监管规则进行了尽职调查,该客户交易经验、交易资产、诚信状况、风险评估结果等均符合融资融券准入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判决书显示,2018年2月5日,老太信用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跌破110%的最低线。而令人疑惑的是,如果中信建投证券在2018年2月5日对老太信用账户完成强平,老太的本金可能所剩无几,但为何会倒欠中信建投证券1000多万元呢?
市场人士分析解释称,老太当时所持股票可能出现了连续一字跌停板,中信建投证券虽然在2018年2月5日开始对她信用账户内股票进行强制平仓,但由于股票跌停,流动性不足,当天可能无法完全成交。当老太所持股票打开跌停板后,中信建投证券才完成了强制平仓,此时的股价较2018年2月1日可能接近“腰斩”,使得老太倒欠中信建投证券1000多万元。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老太信用账户股票被强制平仓正值2018年春节前夕,当时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快速的杀跌。以上证指数为例,2018年1月29日至2月9日,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从3587.03点最低下探至3062.74点,跌幅高达14.62%。
券商存在风控不严问题
该事件曝光后,众多网友炸开了锅。部分网友在怀疑老太是否为本人操作账户的同时,也对6600万元的授信是否合规提出质疑。
据悉,两融业务指合格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资金或标的股票,在约定期限内偿还,并支付相应的利息或融资费用。
哪些人能够开通并参与两融业务?根据《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个人开立融资融券账户,必须满足证券交易时间满半年、申请日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类资产不得低于50万元、无重大违约记录等条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两融账户的开通需要在营业部柜台签订相关协议承诺,不同证券公司对两融客户开通年龄的限制条件有所差异。中信建投证券开通两融账户的年龄限制是18岁-70岁之间。从其他券商来看,华泰证券的两融账户开通的年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在60周岁以下;国信证券两融客户要求年龄在18周岁以上75岁以下,其中,70岁及以上的客户需写情况说明和承诺函。此外,头部券商国泰君安的两融客户年龄限制更为宽松,要求年龄在18岁-80岁(不含80岁),其中,66岁以上高龄投资者需提供线下征信材料。
不过,就算是年龄符合规定,按照1:1.2的授信比例,授信6600万元,代表老太账户里存了5500万。“对于一个69岁独居老人,需要根据其未来可获得的现金流动性来赋予额度,很显然,69岁老人的未来现金流并不充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融券属于信贷,是借钱给投资人,所以属于借贷人合规范畴杠杆炒股爆仓,中信建投的做法必然存在风控不到位的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指出,中信建投作为一家成熟且规模较大的券商,没有在授信前认真调查客户的背景情况,如“老人的自有资金有多少”、“老人的投资经验有多长”、“其他资产状况如何”等等,中信建投难辞其咎。
需不断完善客户征信授信
然而,69岁老太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多家券商曾因融资融券而引发经济纠纷,案件理由大多是股民无法偿还融资炒股后的巨大亏损。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包括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浙商证券、中泰证券、万和证券、国元证券、中国银河、中航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都曾出现过融资融券案件。
就在上周,申万宏源发布公告披露两起融资融券重大诉讼事项。2020年6月18日、2019年12月20日,申万宏源证券分别与张留洋、刘祥代签订《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融资融券合同》,两人信用账户被强制平仓后,倒欠券商1.9亿元。
为何券商两融业务风险频发?一资深券商人士指出,两融业务的高利率是驱使证券公司“铤而走险”原因。“假设证券的自有资金成本是4.5%,给客户的两融利率是8.6%,那么息差利润就是4.1%。在中小券商,两融业务创造的收入,基本占公司50%左右。在2018年以前,一个这样6000多万的客户,甚至能支撑一个小型营业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刚刚召开了券商两融业务风险管理专题讨论会,提出两融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一些措施。
“目前两融的主要风险是,给投资人释放过高的杠杆率,而对投资人的资格审查,流于指标,比如只关注时点上投资人的流动资产数额。股市上行还好69岁广州老太加杠杆炒股爆仓倒欠券商1026万,咋回事?,一旦进入下行阶段容易集中暴雷。”盘和林认为,券商两融业务要在考量投资人资产规模的基础上,增加更多投资人投资资格的认定维度,比如年龄上、非流动资产等考量。建议可以采取投资人信用评分卡的方式推进两融业务审查。
董登新也提醒,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融资融券知识、风险,理性投资。最好不要加杠杆炒股,否则无异于赌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