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10月8日史诗级大涨创纪录:千股涨停与3.5万亿成交背后的杠杆风险警示
A股大涨成交放量,但部分股民已濒临“爆仓”风险!
这一标识,它象征着对未来市场的期盼和警醒。牛市终将到来,但保持理性和谨慎才是通向财富增长的关键。
A股在10月8日迎来了史诗般的大涨行情,这一波强劲的上涨创下了两个历史纪录:一是开盘时出现千股涨停,这是A股历史上的首次现象,投资者用强劲的买入力向市场传递了他们对机会的渴望;二是两市单日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达到近3.5万亿元。然而,在如此利好的市场下,部分投资者,尤其是通过高杠杆场外配资进行交易的人,已濒临“爆仓”边缘。这一现象看似悖论,实则是由高风险的杠杆操作导致。尽管市场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但部分股民由于高杠杆操作和买入时点的选择不当,可能已经面临巨额亏损甚至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首先,10月8日的A股表现极为抢眼杠杆炒股爆仓,主要股指均大幅上涨。其中,上证指数上涨4.59%,深证成指大涨9.17%,创业板指更是飙升17.25%,科创50指数也涨了17.38%。这些数据放在A股历史上都堪称罕见,让不少投资者激动不已。然而,细看当天的走势,尤其是上证指数,开盘时一度暴涨10.12%,但收盘时的涨幅仅为4.59%,与开盘高点相比,跌幅达5.53%。这说明,部分股民在开盘时追高买入,实际上经历了日内较大的浮亏。
虽然大盘整体向好,但对于高杠杆操作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日内波动极具杀伤力。根据成交数据显示,在当天开盘后的一个小时内,两市的成交额已达到1.65万亿元,几乎占全天总成交额的一半。很多投资者在早盘的高点买入,而这些股票在收盘时的价格已明显回落。以涨停价买入却遭遇收盘时下跌的情形非常普遍,这导致部分投资者日内浮亏超过10%,更糟的是,那些通过场外配资加杠杆的股民亏损幅度会被成倍放大。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某位投资者在10月8日以涨停价买入某股票,并且使用了5倍杠杆,假设他的本金为100万元,加杠杆后总投资额为600万元。如果当天股票从涨停价回落2%,这位投资者的总亏损将达到12%,即72万元。而这些亏损全部由其本金承担,意味着他的本金只剩下28万元,亏损比例高达72%。如果继续亏损甚至会触发强制平仓,融资公司为了保护资金会在投资者本金亏到一定比例后强制平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爆仓”风险并非罕见现象,尤其是在使用场外高杠杆配资的情况下。配资公司通常会设定强制平仓线,当投资者的亏损接近本金的70%-80%时,系统会自动以最低价格卖出手中的股票。上述例子中,该投资者已经触发了强制平仓,除非能够在当天追加保证金,否则在次日开盘时他的仓位将被强制清空,导致更大的损失。
尽管上述例子看似极端,但在历史上,A股的确曾出现过更高杠杆的情况。在2015年那轮牛市中,6倍甚至8倍的杠杆操作相当普遍,当时股市涨跌停板限制为10%,而如今这一比例已放宽至20%,这使得杠杆操作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一旦市场出现连续调整A股10月8日史诗级大涨创纪录:千股涨停与3.5万亿成交背后的杠杆风险警示,杠杆投资者面临的损失将更为惨烈。
这次A股的快速上涨仅用了六个交易日,市场的拉升速度即便放在全球任何资本市场也属罕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未入市的散户或者仓位较轻的投资者是否还有机会入市?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仍有机会。国家为提振股市所采取的增量政策尚未完全出台,市场的上涨潜力依然存在。作为一个“政策市”,只要政策到位,A股指数有望再创新高。
然而,无论市场前景多么乐观,投资者都应避免使用杠杆。散户借钱炒股几乎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纵观A股的投资历史,杠杆炒股往往以亏损告终,许多投资者不仅亏掉了所有本金,甚至面临更严重的财务和心理危机。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复,但常常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相似的情境。借钱炒股的高风险注定不会改变,散户应理性投资,避免陷入杠杆交易的陷阱。
总体而言,10月8日的A股行情虽然强劲,但依然有部分投资者由于杠杆操作和时机选择不当,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困境。这一教训提醒我们,股市的机会固然诱人,但风险也同样巨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借钱炒股的投资者来说,谨慎操作、避免杠杆,是保持财务安全的关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