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门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股权思维下公司上市前后股东获利剖析配资门户>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我们应该都能脱口而出,但真的懂我用了 3 年时间,现在股权思维作为我投资的底层逻辑,在坚定不移的实践中。
我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思考:
公司从成立到上市融资,股东赚的什么钱?哪些钱是公司给你的?
买入股票后(交易的对象)赚的是什么钱?这决定着你长期投资方向;
什么是股东应该关注的?什么是长期应该坚持的?
01 公司上市前股东获利途径
公司从成立到上市(IPO)的过程中,股东获利的途径多样,具体取决于股东类型(创始人、早期投资者、员工等)和公司所处阶段。
有一天小明想开个包子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股权思维下公司上市前后股东获利剖析,自己筹资了 10 万,注册了一个公司,股份占比 100%,用这初始资金来租店铺、购买桌椅板凳、食材等,最终经过一段时间开业了;
这期间,小明作为股东,赚的钱是卖包子最终剩余的净利润,假设是 2 万,股东回报率 2/10=20%;
公司赚的利润有 2 种分配方式:
1)消费性分配:将利润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如改善生活),本质是股东对经营成果的即时兑现。
2)资本性再投入:将利润用于维持性支出(设备维修)或扩张性支出(开分店)。此时,股东收益从短期现金流转化为长期资产增值。例如,若将 2 万元投入新店,次年净利润可能增至 3 万元,形成复利效应。
如果公司这样经营,你的盈利就是净利润+未来有一天想躺平了把现在的店铺转给别人的 1 次行的收入(清算价值),但要注意的是A股上市的企业很少可以被清算的。
公司经过持续的经营和口碑传播,有人想投资入股一起赚钱,你转让了 10%的股份,你以什么价格来转让呢?不管最终的价格多少,肯定会有一部分溢价来出售手里的股份。
你为什么会溢价转让?
因为转让价格由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和市场供需共同决定。
假设包子铺年净利润稳定在 5 万元,按 10 倍 PE 估值,公司价值 50 万元。若小明转让 10%股权,理论上可套现 5 万元,远高于初始投入的 1 万元(10%对应原始股)。
这一阶段,原始股东通过股权流动性溢价实现财富跃升,转让获取收入属于股东个人,而新股东则通过预期利润分享权获得投资价值。
02 公司上市股东获利途径
包子铺有一天想申请上市,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IPO 募资的钱直接进入公司账户,用于产能扩张(如建设中央厨房),推动净利润增长。
若包子铺上市募资 1000 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后净利润提升至 200 万元,PE 倍数可能从 10 倍升至 20 倍,市值从 2000 万跃升至 4000 万,原始股东财富随之快速膨胀。
股票流动性提升带来估值溢价,早期投资者享受了戴维斯双击(利润增长+估值提升),如果原始股东过了锁定期,卖掉部分股份,这些钱属于股东个人所有。
作为原始股东和新股东获利的逻辑总结如下:
投资者打新资金 → 冻结 → 中签资金划入公司账户(IPO 阶段)→ 用于产能扩建 → 公司盈利增长 → 股价上涨 → 老股/新股东二级市场交易(资金在投资者间流转)→ 公司分红回馈股东
这里可以看到股票获利的底层逻辑:
公司 IPO 上市融资的钱直接进入到了公司,二级市场股东之间交易跟公司经营好坏跟股价无关。
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股东,赚取的只有公司分红和卖出差价资本利得 2 部分;
公司市值只取决于未来赚取的现金流多少?公司给股东钱只有分红或回购间接提升每股的占比;
那么股票上涨对股东有什么好处?
1)股价高了可以增强再融资能力,好公司很少再融资;
2)原始股东/IPO 中签的股东可以卖出自己原始股赚更多的钱;
3)二级市场买卖获取差价(你的获利是别人亏损+税费);
假如公司不赚钱、不分红、不回购,理论上公司只有清算价值怎么融资买股票,如果一家公司不能清算,那公司将一文不值;
个人投资者都是在二级市场参与交易,买入后成为公司股东(获取股东权权利),最终你可以赚 2 部分钱:
1)按比例分享公司的分红(只有分红是公司给予股东的,除非公司清算),股价变化是不影响公司经营,不影响利润增长,不影响分红比例,公司赚钱分红再投入再分红永续经营下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观点